未完成小標題集合

漂泊與安定

过了那道坎,再往前,是语言的空洞和不可思议的漂泊感

我大概在19嵗的時候寫下了這句話。在我領悟了生存意義并無意義后,這句話在某一天突然在我腦中冒了出來。我還能清晰得記得那時的狀態。我的確是漂泊了蠻久的,近乎十年的時光。2022年下半年,我才找到了個人的錨點,將自己從掩埋的狀態下發掘出來了。似乎我終於可以處於一種比較“安定”的狀態下。

語言與文字

這個網站我建來,像是我的diary,我從初中開始有一個習慣,在本子上抛出我某時刻强烈的傾訴慾。不過記在本子上其實不是很方便。後來進入漂泊狀態后,也就很少再做這樣的事情了。20年的時候被疫情封在小小的出租屋中,無聊的時候建了一個個人網站。又開始陸陸續續寫一些東西放在上面。

不過我想問題的時候,很多時候并不運用語言,它們會以類似直覺一樣的形式在腦中發生像萬花筒一樣“多彩”的化學變化。將這種變化中的東西落實在文字其實蠻麻煩的。割掉它的枝枝蔓蔓,讓一種充滿可能性的東西定型我也并不是很喜歡。因此這個網頁上的内容,我也沒有很用心打理,偶爾心血來潮時記上一兩筆,寫下不成段三言兩語。再去回看,會想直接刪掉或是推翻重寫。

語言其實不僅可以讓思維清晰、條理化。同時也會成爲思維的囚籠。關於語言,因爲接觸過人類學研究,我對語言學也稍有瞭解….(可另開題)我還見過語言的其他奇妙的功能,比如像衣服一樣,區分不同的ethnic group(in Papua New Guinea)。

記憶節點

我很長時間覺得我自己的記憶力很差。不過我似乎從來不給自己的結論畫上句號。我有幾個猜想,我對於無法理解的事物的吸收能力很差。就像人對於生食的消化能力遠差于經過烹調后的食物。這種特質在我身上表現更爲明顯。

我有著自己的記憶節點。尤其是我對於自己某個時刻領悟了一些東西的時刻,總是記憶尤新。雖然我無法記得具體日期,但是我是何種狀態,在哪個位置,在做什麽,我卻能記得非常清楚。然後這種記憶節點會由著相似的思考或體驗迅速建立連接,打通時空的隔膜。

有趣的灵魂

和Lucas说到我有一个personal website放了一些我随便写的东西。他说到了有趣的灵魂的一詞。我当时其实蛮迟疑的,因为像是灵魂这样“本质”的东西是可以用“有趣”这个字眼来形容的吗,或许“有趣”可以形容灵魂这个整体的存在,但是作为个体的灵魂吧,它应该并不存在是否有趣这样的差别。

我听说过陈嘉映用干瘪一个形容词来概括一部分灵魂的属性。我当时就思索了蛮久的。因为在此之前我似乎从未思索过灵魂这个词的内涵。灵魂到底指的是什么,用干瘪来形容又意味着在陈嘉映眼中灵魂以何种形态存在。至少它是一種可以變化形態的東西。比起靈魂來説,我更喜歡用自我。每個人都有自我,而每個人的自我都是可愛的。不過很多時候,我感覺人的自我被遮蔽了起來,大部分可能是無疑是的。

這種内在的遮蔽狀態導致人外在處於一種隨波逐流的狀態。追求的事物并非自己真正想要的,就像是喂肉食動物素食一樣,會導致影響不良,換言之使靈魂乾癟。

不過把人拆分成肉體和靈魂兩方面是不是有些太過於二元論了,我的確平時將自己的肉體和自我相分開來看,但是我并沒有將其視作完全對立的兩方面來看。畢竟我的認知目前還是要以來肉體進行的。我不知道那些宗教中,人可以擺脫肉體,獲得靈魂的解脫的真假。比如藏傳佛教中的活佛轉世,其中中陰得度的理論。或許靈魂是真正存在的吧。這是一個可以繼續探討的問題。

假如那是真的,那或許靈魂是有濃度的,比如强大的靈魂更加凝實,而乾癟的靈魂則像是氣體。脫離了肉體瞬間會脫離世間。

我认为的有趣

我好像很久沒有用過有趣這個詞了,聽到這個詞的時候,我居然覺得有點陌生。XX是有趣的,這種説法好像是XX本身具有有趣的屬性。但是已經很久了,我所感興趣的内容,并沒有辦法在別人眼中獲得同樣有趣的評價。我所愛思考的問題,我所讀的書,它們的有趣只是針對於我而言的。因此我無法和其他人説,XX是有趣的。我只能説我對XX是感興趣的。

我也不知道什麽時候,別人眼中的娛樂在我眼中已經完全沒有吸引力了。不過還好,我自己很好的被顯露出來,我很清楚,我所追求的是什麽。(其實這一點我也漫長懷疑的,我對於我自我的認知可能只是與其他人相比更清晰一點,但實際上距離清晰還是太過遙遠。)

我在試圖在我存在的過程中捕捉我轉瞬即逝的體驗感,品嘗它,然後藉以建立理解,建立我自己的世界。將未知轉爲已知,這種新不僅在於感官上的新的體驗,更多在於嘗試把很多埋在潛意識中的東西挖出來,將意識中的常量轉爲變量。如果進行類比的話,有點像在玩開放性世界游戲中不斷探索世界的冒險體驗。我好奇的打量著我周圍的世界,然後尋找隱藏起來的一個個寶藏。在我的努力下,這個世界的地圖逐漸向我更詳細得展開來,廣度上,深度上,呈現出不同角度,不同維度的各種面貌。

列书单

习近平背书单被人当成笑话来谈。不过说到书单,我似乎也有不少,长长不见底的书单,沉积许久却完全没有时间读。我把它们分门别类存在我的电脑里。

一本书往往就名字就让我心驰神往,让我想一探究竟。每一本书都会向我展现一个新的世界。一种视角,一个世界。

《我们从未现代化》、《山鸣谷应》、《知识考古学》、《宅兹中国》等等等等。

真實世界

在我看來,真實世界是充滿毛刺的。

真理是主觀的

晚餐的時候,我們討論到新聞真實性的問題。我認爲Lucas有些太過信任新聞了。我的觀點是所有新聞都是有立場的。我知道,我們討論的内容并不同頻。當然,我知道不同媒體對於新聞真實性的追求可能有天壤之別。不過就貼近事實而言,總體而言,它們遠遠高於群衆的觀點及道聽途説。我也知道作爲新聞從業者的公正報道的職業道德,但由於人的局限性決定,主觀認知無法達到“符合”,只能通過努力不斷貼近事實,即使再“客觀”,也只能在認知範圍内尋求,所以亦不是可以完全信賴的。比起隱藏立場,力求客觀的新聞描述,我更偏愛通過主動揭示立場從而讓主觀轉變爲“客觀”的這種人類學視角。

Lucas問我數學是否是主觀的。這個問題提得很好,在這之前我並沒有以這個角度想過,而我當時的解答角度也不錯。我通過視野來解釋數學或是科學中的主觀。假設我們可以相信我們眼睛看到的,那麽我們的視野範圍也是有限的——這是另一層面的主觀。這種主觀不在於正確與錯誤,而在於是否進入表層意識。

關乎正義

既然真理都是主觀的,那麽正義/公正自然比起真理來講還要更加(??)主觀,它擁有明顯的範圍性及標準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zh_TW繁體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