朔州

朔州位于山西的西北角,地形多为山地。朔州的文化景点其实并不那么丰富,没有像大同云冈石窟,晋中平遥古城那样在世界也鼎鼎有名的景点。山地纵横与干旱的气候的朔州让这片区域发展条件天生劣势。

整个山西一起搞旅游业赚钱,当然朔州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遇。山西北部距中原地区较远,部分土地已经不适合耕作。这里的古迹保留下来还是多亏北部人口较少和干旱少雨的气候,让过去的那些老的遗迹除受风化侵蚀外还能保存得相对完整。

右玉算是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一个县了,现在也在撸起袖子打算搞旅游开发振兴经济。贫穷的右玉最近已经挂满了习近平的最新标语,句句不离”右玉精神”。我没搞懂右玉精神和搞旅游有什么直接关联,把什么都和某种精神联系在一起,大概是习近平的个人风格。我居住的酒店的桌上还摆放了一本以朔州为背景的“红色”小说和一本右玉的旅游画册,大概是酒店为了接待地区干部培训所用。

从右玉县出来往北会先经过苍头河湿地公园,据说这里在五十年代的时候还是一片沙漠,现在经过数十年的植树工程已经将此地变为一个小的湿地。但实际上,我并没有看到河,只看到了比溪水还要小的一条细流,但这里植被情况还是不错的,可以算是湿地了。

再往北会路过明代的右卫——是一座夯土城,人口不多,也没有什么开发。里面有一个画家协会(好像叫这个名字),保存了此地历史和协会画家以附近风景为题材的画。再往北就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,那让无数晉商崛起的通向北方遊牧區的出口——杀虎口。杀虎口是山西和蒙古的分界,晋商出入这里,将茶等商品向外运输。这里同时也是走西口中的一个关口。紧贴着杀虎口的南侧是一座博物馆,气派的建筑里只有一层两个展厅,十分单薄。博物館的南側有一條石头铺的古商道,一直通往殺古堡,夯土的城墻在乾旱的地方倒是保存的比南方一些的地方要好很多,不過四面的墻也已經殘缺,門用磚石修築外圍倒是保存相對較好。城裡有些農民在種地,到沒有城裡城外的區別。这一片已经被政府规划成大型的观光旅游景区,在杀古堡再往南一些的地方仿古建筑大量兴建,企图重现明清时期杀虎口繁盛的景象,前一阵子还有剧组在这里拍摄过民国题材的影视作品。倒是沿着博物馆南侧的小道一直向高处开,攀上长城眺望长城内外风光稍稍有趣一些。山顶上长了不少沙棘,我去的时候正是九月初,沙棘茂盛的灌木枝节上挤满了黄色的沙棘果。虽然密度让它显得不那么可爱,不过对于作为食材来讲,密度当然是越大越好。可惜没有专业沙棘果采摘工具的我,不想费劲和沙棘又长又硬的刺做斗争,只能望洋兴叹了。

朔州的首府,朔州市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怎么好。城里经济感觉不怎么好,城立修建了很多粗糙的仿古建筑。老城墙还保留着,大部分地方以夯土墙的形态裸露着。城内有在建筑界著名的崇福寺(始建于唐,现在保存下来地是金代建筑)。我到那里的时候正好是周一,崇福寺闭馆,没能欣赏到非常可惜。城北还保留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文庙。

en_GBEnglish (UK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