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從小不是一個喜歡交際的人。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很少感到孤獨,I‘m alone, but not lonely. 奇怪的是我和其他人交往的時候,我卻常常能感到孤獨。我越大,這種感覺便越發凸顯。与人交往大多数时候的状态就是,我們各説各話,毫無進益,或許還资生了不少誤解。
自己一個人的時候,我是被重視的,我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,傾聽自己内心的聲音,與自己進行對話。可是與別人交往的時候,絕大多數,我都有一种好像中间隔著一層什么的感觉,我不理解也不想理解對方,而對方也沒有興趣瞭解我,或者似乎已經主觀上將我“看透”,大家的“交流”的目的不是希望互相了解,而只是为了找个人倾诉。但我是一个倾诉欲望很低的人。
我知道很多人在碰到問題的時候是喜歡外求于人的,希望家人、朋友、老師给予自己意見和幫助,而我是一個習慣内求的人,尤其是在内心困惑的時候,一定要一點點自己理清自己的困惑,找到癥結,再嘗試解決。如果有什麽是自己無法做的,而別人可以做的,在這種情況下我才會去尋求它人的幫助。也許,這和我從小到大周圍并沒有什麽可以信賴的人有很大關係吧。
我的家人不太瞭解孤獨這個詞的正面含義,孤獨不像英文中的alone是一個中性詞,而是lonely,帶有可憐怪異的性質。將交友与結婚作爲自然規律,將不去社交看成一種心理疾病,將内向視作需要改掉的毛病。我不是一個在意別人想法的人,但因爲我和家人生活在一起,他們會和我闡述他們對我的看法,但我並不需要爲此做出改變。畢竟我是一個很愛自己的人。
推薦幾本關於孤獨的書:叔本華《要麽孤獨,要麽庸俗》、蔣勛《孤獨六講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