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深刻的意識到我“自我中心”的屬性。
儘管這個世界并非圍繞我旋轉,但是我個人確實以我的感官出發來認識這個世界的,我通過我的眼睛來看,被我周圍的人所影響,以我自己的性格喜好為取向做出選擇。
我經常會刨析我自己——追尋自己成長的軌跡、分析我的性格、喜好、能力,以及思考我未來的規劃等等。想這些事情相當花費時間,但我樂此不疲。
我認爲自我中心屬於人的本質之一,因此我對於和其他人交往并沒有什麽太大興趣。我只在自己無力解決事情的時候,才會嘗試通過交際解決。但是這種交際方法是沒辦法維持朋友般的友好關係的,換言之是無法獲得之心朋友的。因爲你不能只在自己有需要的時候才去找別人,而是要經常有所來往,時常給予關心,花時間在一起,並將他放在自己的心裏。説實在的,也許是我自己的心太小,或是我自己太大,或兩者兼具,我的心裏很難再塞下一個人(另一個自己)。我的内心構架大概是以自己爲核心,然後是我的探究、興趣、我想學的東西、我所喜歡的等等等等。以這個標準將世界一分爲二,既是我與我之外的世界。
我姥爺(之後我會寫關於我姥爺的文章)在世的時候將我這種不喜與人交際的表現歸爲社恐(社交恐懼症),我媽也老批判我不願和人交朋友的怪癖。不過我還是覺得和人聊天真的很浪費時間(這一點大概和我從小到大的經歷有密切關係),何況和人交際要出去玩、要出去下吃飯、要互贈禮物都是不小的開銷,而我又是一個很喜歡往身上花錢的缺錢人。像我這樣又忙又窮的人怎麽有會精力交朋友呢?像我這樣目中無人的人配交朋友嗎?嗯,沒有朋友是理所應當的吧。
我認爲當你在認識世界中能夠意識到自己存在的時候,你所在的世界才真正爲你展開。當你活在別人的世界中時,你的對於世界的感知就像帶了一層手套一樣缺乏真實感,活像吃代糖一樣,雖有味道卻仍舊飢餓。
我并不是認爲善于交朋友的人是没有自我的人。我没有朋友一是因为自己的确不喜欢与人交际,二是的的确确没碰到太多有共同语言的人。米歇尔·蒙田曾说,若能找到一个人知心人都是极大的幸运。如果没有知心人,那我至少要做到知自己的心。还有那些将建立自己人际关系看得非常重要的人,这就是人与人间不同价值取向不同的表现了,每个人各有侧重,这更说明“我”的重要性。
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,“我”是很容易受蒙骗的。就像我们会算错数一样,我们也会错误的认识自己,因此自我认知实是一门大学问。而我建立这个网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用来研究我自己。